电话: 0571-87398398

恩华

咨询热线:

0571-87398393

搜索
imgboxbg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在重症监护室当医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 发布时间:2023-04-10 14:46

【概要描述】

在重症监护室当医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概要描述】

  • 发布时间:2023-04-10 14:46
详情
有人把ICU医生比喻为“险滩中的领航者”——将驶入险滩的生命之舟导引回正确航道。
然而,在重症监护室——这个外人看来神秘的领地里,当这群领航者每天为处于生死边缘的患者抵挡死神的镰刀时,有谁知道他们流过多少汗、洒过多少泪?谁来抚慰他们流血的伤口?

“怎么只带了我一个人的饭?”

作为一名ICU医生的妻子,小项已经习惯了爱人王瑜的晚归。
这天晚上,她提着做好的饭菜来到医院。一进医生办公室,小项不禁吓了一跳,已经八九点钟了,没想到好多医生都还在。王瑜接过饭菜,低声对妻子说:“怎么只有一份?大家都没吃呢
ICU的医生就是这样,似乎人人都没有到了下班点就回家的概念,接病人、写病历、处置紧急情况、观察危重患者、讨论疑难病例……他们总要把医疗上每个环节完成妥当后,才会放心地离开重症监护室。
小项曾感慨地对笔者说:“ICU这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浓厚的学习范围,特别让人振奋和感动!”可以说,医院“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理念,在ICU已经深入人心;而一个优秀的领头人的作用,更不可小觑。

强将手下无弱兵

“那段日子真的是又苦又累!”一直深耕在ICU临床一线的副院长王金华提起当初科室筹备组建的过程,仍记忆犹新。
那是2016年12月,医院也才刚刚成立3个月,占地800余平方米的偌大病区空荡荡的,只有王金华和护士长两个女人在这里“白手起家”。大到设备的购买,小到管道的铺设,王金华都亲力亲为,没黑没白地在科室忙碌
绘制图纸的时候,她是设计师;搬运物品的时候,她是工人;安装仪器的时候,她又是工程师……“组建一个科室,比置办一个家还不容易。”王金华深有感慨。当所有硬件到位,她又要招募人员、制定各项工作制度,组织业务培训。
她对科室的管理一向以严格著称,在她手下,无论是谁违反了操作规程,她都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脸红发热的滋味固然不好受,然而科室的优良作风就这样一点一滴练就出来了。
她每天早上七点多就早早来到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常常要忙到夜幕降临,才下班回家。记不清多少个深夜,只要接到医院值班医生的告急电话,王金华二话不说,立即来到医院参与抢救。
 
以王金华为首的ICU医生团队,女同胞占了“半边天”,她们中不乏集妻子、母亲、女儿多种角色于一体者。
ICU医生李宁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她印象中,小女儿问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明天休息吗?”孩子知道,只有赶上当医生的妈妈没有班的周末,才能带自己外出游玩。女儿那眼巴巴的样子,常让李宁一阵阵心疼。

 医生李宁和她的小女儿

 
80后曹丹自从来到诚鸿医院ICU工作后,每天早上6:30,五岁的小女儿都会早早起来,送妈妈上班。孩子甚至能够根据曹丹每天上班的规律,算出妈妈哪天是夜班,不能陪自己入睡。“真的挺亏欠孩子的。”曹丹说。

清早6:30,目送妈妈上班的曹丹医生的女儿

在中午的ICU医生办公室,你会发现,许多医生都还坐在那里工作,他们主动放弃了午休。“没办法,作为医生一定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病历,不然晚上也下不了班。”

抗压,ICU医生破茧成蝶之前的磨砺

血肉之躯向外抵挡四面八方的压力,向内抵挡涌动的不良情绪。伤心和疲惫,只能在无人处,像无法喷发的熔岩一样,煎熬着自己。心,就是这样被练得越来越坚硬的,独自消解所有酸痛,磨炼出的血泡,最终会变成越来越坚硬的铠甲。这艰难的修行,是所有ICU医生在成熟的过程中必须要接受的。”朵儆在《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一书中的这段话,道尽了众多ICU医生的心声。
医生作为一门在“刀尖上跳舞”的职业,承受着其他行业所无法想象的压力,而ICU医生尤甚。
ICU医生刘秋显说:“不当班的时候,只想静静的躺着,或者发呆。”
高强度的工作量,紧张的工作节奏,导致很多ICU医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有的甚至要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即使在家里,他们也常会在夜里多次醒来,这时候会下意识地浏览工作群里的消息,然而,这一看,恐怕又要好半天睡不着了。自己的病人血气分析值、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就会牵动医生的心,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悲喜。
说到解压方式,ICU医生王瑜说:“我们更多的还是自我疗愈吧。”抗压,也是一种精进,是ICU医生破茧成蝶之前的磨砺。
可以体验到喜悦,更多的是失落
“作为ICU医生,工作中你哪一刻感到最快乐?”“病人拔管的时候。”王瑜医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通过治疗,让一位气管插管的患者成功拔管,实现自主呼吸,那一刻,ICU医生的确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而,这种喜悦往往是短暂的。
由于病情复杂多变,经常有拔管后转回普通病房的患者,过一段时间又再次入住ICU,要再次接受气管插管。“最近,我们就遇到了一位三进三出’ICU的拔管患者。”叶菲菲医生告诉我们。
 
在疾病面前,最想让你活下来的一定是医生。”然而,医学是一门“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学科,纵然是拥有“精良武器”、精湛技术的ICU医生,在疾病和生死面前,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医院有一项统计指标叫“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无论医生多么努力,这项指标也不可能达到100%,总有病人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
“作为ICU医生,我们固然可以体验到喜悦,更多的却是失落感。”王瑜平静的语气背后,弥漫着一丝无奈和苍凉。
像王瑜这样的高年资医生心境磨练得还算淡然了一些,ICU的年轻医生们每天都正在经历着眼睁睁看着生命消逝带给自己心灵的强烈冲击感,尤其是对那些朝夕相处的老患者,有的医生甚至会暗自失声哭泣。

为什么在坚持?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在重症监护室当医生的体验,那一定是“累”
ICU有多累?几年前曾经有一位年轻女医生值完一个夜班,早上交班时因体力不支晕倒。
2022年12月23日晚上是李宁的夜班,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下午4:40分,ICU同时接到临床4个疑难重症的“求救”电话,其中,有两位患者已经心跳骤停!
不需要命令,没有半点含糊。这天,ICU所有医生都没有下班,大家立即分成四组,奔赴各个病区支援,还要留下一名医生守护重症监护里的患者。当时,ICU危重患者也有好几位,随时会发生病情变化和生命危险。
经过全力抢救,2位心脏骤停患者成功复苏!当晚4名患者全部收入ICU!那天,每位ICU医生都在和时间赛跑,大家忙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
 
为什么还在坚持?重症监护室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他们一头扎在这里,累并快乐着?
年轻医生赵颖超2017在ICU实习时,就坚定了毕业后要做ICU医生的信念,尽管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身体也疲惫不堪,可他从未想过离开。只因为:当患者病情好转,那份成就感让人沉醉。
年龄最小的叶菲菲是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ICU同样是她的自主选择,“在重症监护室能学到很多东西,成长较快。”强烈的求知欲支撑着她,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李宁来到ICU只是因为当时医院这里最需要人,她来了,就留了下来,再没想过离开。“ICU有它的神奇之处。”
王瑜:“抢救上,即便只有1-2%成功的可能性,也要努力去尝试,实现自我突破,这种挑战性是其他学科无法带给我的。”
王金华:“紧张忙碌的ICU临床工作,也会激发我们的大脑高速运转,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付诸实施,推进团队的进步。时机成熟的条件下,我们打算组建抢救小分队,将会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生命是一个奇迹,治疗要不断向前。人是一个整体,团队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想知道在重症监护室当医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请来ICU……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

恩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石祥西路859号紫金创业园内

移动版
——

恩华

扫一扫关注
杭州诚鸿医院官网
手机端

恩华

杭州诚鸿医院公众微信号
抖音号: 2245769495
微博号:杭州诚鸿医院

伤口护理上门服务

0

Copyright 2020 www.zgycytz.com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杭州诚鸿医院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杭州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浙医广〔2022〕第330106-0184号

浙ICP备16046800号-1